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初唐:砥砺前行 > 第295章 论海东

第295章 论海东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陈青兕继续道:“倭国在海东曾经有占据过一地,叫做任那,当时很多倭国豪族都迁居此地。百年前被新罗覆灭,倭国遗民得到了百济的庇佑。因故百济与倭国的关系极好,双方互为盟友,关系极其密切,倭国是有可能在特定的时间掺和一脚的。”

他见气氛有些沉闷,随即笑道:“但也无须顾虑太多,倭国实力有限,他们能够打破海东半岛的局面,是因为我们不出击,一旦出击,不值一提。”

李治瞬间放心了,也第一次从陈青兕这里听到对方实力不济的言语。

陈青兕之前一次次的说吐蕃如何如何厉害,搞得他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实力了。

“故而,臣以为就算此刻不宜出兵,我们也许做好出击的准备,避免新罗真给高句丽、百济、倭国联手灭了。”

陈青兕自若道:“陛下莫要忘了,在新罗、百济以南,跨海相对之处,还有一个倭国。”

李治对倭国没有多少印象,只是知道在东方确实有一个小岛国。因为倭国既不上贡,也不称臣,在朝廷这边也不受多少待见。

“爱卿是说,他们有可能也觊觎着海东?”

李治大袖中的手紧了紧,在陈青兕这里,他总能听到一些意外的东西,让原本清晰明了的局势变的复杂。但他更清楚,对方的分析判断从未出错。

“当然!”

陈青兕回答的毫不犹豫,说道:“臣与倭国商人有过往来,关于海东方面的事情,当初大多都是从倭国商人嘴里听来的。臣对于接触过的倭人皆有一种感觉‘知小礼而无大义,畏威严而不怀德’。当初他们与前朝炀帝的国书中有有言‘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”’,也可见他们的傲慢。”

李治心中大为不喜,尽管这国书给的是杨广,但他与杨广的身份有什么区别?

陈青兕对于这个时代的小日子有过了解。

迄今为止,倭国派了三波遣唐使,但这个时候的倭国对远在西边的唐帝国并没有多少敬畏,三次遣唐使的规模都很小,人数也少,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,关键是他们不为进贡而来,得不得朝廷的重视。

直到白江口海战,唐王朝一巴掌打在了倭国的脸上,这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“德”,开始大规模的派遣遣唐使,还亲自参加了唐高宗的封禅大典,甚至于还效仿李治天皇的称号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