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逃庶 > 第十四章 师父

第十四章 师父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在城东的一些大型药店暗中收购芦头,然后做出来的酒尽量在城西的中型药店寄卖,这样才不会让人起疑。

林墨哂道:“我自然知道关系厉害,古代这么多医生,都以讹传讹说参芦催吐,说不定有人试验过了也没人相信。我们又是没什么话语权的,这么搞,风险确实大。”

“其实要是我们有钱的话,大可以自己开个店铺,再搞些其他自制药酒什么的一起卖也好。”陈婧顿了一下,想了想,忽然叹了口气,道,“或许以后就行了。”

现在不但没钱,而且也没有可信的人。哪怕是如今,完全靠林墨一个人弄这个也是有些吃力的吧?先是要灌四百四罐的酒瓮,把药和酒泡上几天后,还要把这些酒和药料一起,熬到一半的分量。一千一百斤酒,算上各种损耗而增多的分量,这得是什么样的工作量?

“林墨。”陈婧想了想,道:“你再去一趟裁缝铺,让她们做双倍的袋子。你用两层药袋把人参芦头装了,肯定从外面就完全看不见里面是什么东西,这样,你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里雇人帮忙了。只是要记得,那些药渣不能乱扔,收着,晒干后连着药袋一把火全烧了。”顿了顿,又道:“你只消把酒弄出来,找铺子的事情,就交给锦双吧。”

“说实话,这银子,是一个和尚给的。那人是原主的师父,在原主五岁的时候租了他们的房子住。那时候和尚还没出家,是个挺寒酸的秀才。原主父母却一直对他很尊敬,称他作姚先生,并且从来不催他交房租,于是这个姚先生便当了原主的老师,教原主识字读书。后来考试落榜,那个姚先生便心灰意冷走了。然后在两年前,一个和尚忽然找上门来。原主已经不太认得他了,只感觉有点眼熟,和尚告诉他,他就是当年的姚先生,得知原主的父母已经过世,便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走了,说是继续云游去,有缘再来找他。”

林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很忐忑,因为就他看来,如果他听到这样的故事,绝对是半信半疑的;但是这件事就是真的发生过的——原主的记忆,清清楚楚。

还好,陈婧仍旧像前世一样,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。

“一个在读书时就能被人尊敬的寒酸秀才出家当了和尚,想必也能混得很开。”她微微一笑,似有所思,“出家原也是不错的出路呀。二十两银子,对于平民家来说确实是一大笔钱,对某些人来说……何况他当过你的老师,有这么层关系在,也难怪。”

锦双显然不大赞同她,也不大乐意相信林墨真有这样的奇遇。不过,反正有钱就是了,她也乐得不操心:“那你放心了,也该回去了吧。”

“啊啊啊?我又对药铺不了解……”

陈婧一听,顿时头大:“都说是以平阳府的名义,到时候不还是你要出面吗?”

锦双撇撇嘴,道:“你老是这么样支使我,真当我是你的丫鬟啊。我在家里伺候你就够累了,而且哪有什么多余的时间往外跑?这事情还是得林墨做,他选定了店铺,让我去出个面告诉人家确实是平阳府的人就行了嘛!”

陈婧却笑着拍拍她的肩膀:“你也不用担心你妈回来找你麻烦,反正你早去迟去她都得把你唠叨一阵的。”

“你……”锦双气鼓鼓地白了她一眼,没话说了。陈婧又问了林墨关于各种工序的一些问题。林墨倒是安排得井井有条的——他现在已经在京城的大店铺把各种坛坛罐罐和锅炉酒水定下了,今晚上人家准备好后就会陆陆续续送过来。至于那些包药材用的白纱,林墨也送到了裁缝铺那里,请人帮缝成袋子。

“袋子的大小我考虑过了,由于我是用的二斤半斤装的酒瓮子来泡,所以一个坛子里面就要放一两的药量,拳头大小的药袋足够了。总共要四百四个,大概三四天就能赶出来。”

陈婧和锦双见林墨丝毫不含糊,也不由得会心对视一笑。

“话说回来,在把人参酒泡出来之后,还得找店铺……你应该按照原来的计划做的吧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