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烽火文途 > 第四百三十八章:春秋盛世有人记

第四百三十八章:春秋盛世有人记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岳鹏举微微一笑,回头看了眼姚若愚,后者赶紧躬身行礼,顿时岳鹏举唇角笑意又浓数分。

“西蜀何其重要,当年就是因为失了西蜀,被金国先后凭借蜀、陕两地,封死了我朝西征道路,纵然有楚王和渝虎侯坐镇,多年来始终难以冲破封锁。”

福王闻言当即笑道:“正因如此,此地才应该由我蜀王掌管,方能安心啊!”

“你能安心,本王不能!”岳鹏举虎目一眯,沉声道,“虽然十几年过去了,但是谁人会忘记当年的经过?蜀王一心建造成都,近乎倾西蜀之力建造成都,使得蜀地各城防备空虚,才让金国有机可乘,大肆南下,沿途所过,当真是摧枯拉朽。”

看向心惊胆战的蜀王,岳鹏举虎目愈加生寒:“就算是蜀王集结西蜀多年财力建造的成都,最后又坚持了多久呢?”

不同于另一个时代的宋朝,这个世界中的大宋文武皆重,文官修浩然正气,借宋朝国势修行,武将则领军分镇各地,其中为首的三人就是三位拥有八境修为的异姓王。

这三人分别坐镇宋朝各处边境,对抗金、蛮、蒙三国,其中坐镇北境,多次与蒙古交锋的就是三王中的岳王岳鹏举。

与其他两王不同,岳鹏举不单单自己常年生活在北境,连同家眷也一起住在北部边境,几年都不会回来一趟,每次回来基本上都是因为工事,这也是三王中岳王在民间声望最隆盛的原因。

正因为如此,众人才会如此震惊,不明白常年不掺和朝事党争的岳王为何会突然回来,且一现身就表现出了支持姚若愚的姿态。

短暂的寂静后,六位尚书及诸位藩王纷纷起身弯身行礼。

苏轼是兵部尚书,自然知道这个数值,当下闭嘴不言,倒是杨延昭嘿嘿一笑:“三个月。”

“是啊!三个月,仅有短短三个月,偌大西蜀尽数拱手相让于金国,”环顾全场,岳鹏举沉声道,“前车之鉴已在,各位竟然还敢将蜀地交由蜀王掌管?恐怕文邦花费半年之久打下的蜀地,不出几个月又会重入金国手中。”

先前众人争辩,虽然有工部和刑部两位尚书开口支持姚若愚,态度却不算热切,然而此刻随着岳王到来并摆明车马地支持姚若愚,局势顿时复杂了起来,不少先前还站在前列斥责姚若愚的人,也都悄悄退回了人群。

蜀王最开始也没指望这群纨绔能帮自己多少,看了眼苏轼,后者本就和姚若愚有仇怨,微微沉眉,沉吟道:“岳王此语差矣,蜀王当年痛失蜀地,日日悔恨,若是能够重掌蜀地,自然不会重蹈覆辙。”

赵挺之单手捻须,颔首一笑:“不错,况且……”

其实单单以身份来说,六部尚书和藩王都能够与岳王平起平坐,然而在这个重修为的世界,八境强者足以让所有人为之俯首恭敬。

三位异姓王内,岳鹏举的年纪属于中档,约有五十岁,一袭鹏盔黄金甲,火红披风随风飘扬,全身上下散发的都是阳光大气,堂堂正正,仅仅是这么简单的一站,就仿佛支撑天地的不周山,让所有人为之仰视。

吏部尚书王安石先是与众人一样起身行礼,随后白眉一轩,微笑道:“岳王突然返回杭都,可是北境战事有变?”

岳鹏举爽朗一笑,摇头道:“既然铁木真没有亲自出征,又能有什么变故,本王此来各位既然已经心知肚明,何必又要装腔作势?”

王安石微微一滞,不过他也熟知岳王在人际方面的耿直,当下笑了笑,颔首道:“的确是本官做作了,却不知岳王对蜀地之事如何看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