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烽火文途 > 第七百一十二章:诸子百家欲成道

第七百一十二章:诸子百家欲成道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这浩然长河是由无数儒生的浩然正气汇聚而成,最初是极为松散的,分散在每位儒生的紫府内,可是后来大汉建国扶持儒家,董夫子以天人感应之说,将儒门众人的浩然正气汇聚到一起,借华夏灵脉为框架,使得无数儒生的浩然正气化为长河,伴着九州灵脉遍及华夏。

以当初董夫子的想法,是想要借儒门扶龙兴世的功德,获得天地认可,从而让浩然长河升华为儒之大道。

只可惜,直至于今,拥有千余年扶龙无数积累的大功德,儒门依然无法得到天地认可。

同时,其他学派因为儒门的打压,有的没落,有的只能偏居一隅,自然无法以扶龙之法来获得功德,故而他们只能寻求其他方法。

其中阴阳家与道家合作推演出了一个先斩后奏的方法。

在重修五境前,姚若愚对浩然正气唯一的了解,就是浩然正气乃儒家千余年来无数学子凝聚的灵韵融汇而成的。

可是等他为了重修五境而专门翻阅了儒门各类典籍后,才逐渐了解到这浩然正气的来历。

从古至今,大道始终恒定为太初演化出的五十之数,所以才有了天衍五十之说。

可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,墨家始祖墨子曾经提出过一个假想,能否在五十大道之外,另外创造出新的大道。

春秋战国未必是华夏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,但是必定是思想最活跃的时代。

但凡修行者晋升八境,自身武道也会由域境升华为朝境,只要是神念范围之内的,天地规则都会被其改变,强行转化为自身大道。

既然天地规则都被转化为了道、阴阳,那说明世间存在了这两门大道,或许能够得到天地认可,默认了既成的事实。

这个方法后来也在诸子百家中广为传播,只可惜,上千年来,诸子百家中哪怕是实力高的孔圣,也不过半只脚跨入八境,更不要说其他的学派,至今都没能出现过一位踏足过八境的修士。

可是姚若愚不同,他参悟有终结天道,如果说当世有谁能够扶持各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升华为大道,那么也只有他和许烜熔两人。

从渔州离开后,他之所以不断游历各地,就是为了从各地灵脉中汲取出浩然长河的精华,从而在未来自己晋升八境的时候,将这浩然长河升华为儒之大道。

当时诸子百家云集稷下学宫,为了墨子所提的这个设想而辩论不休,提出了各种方法。

其中儒家想出的方法算是最好的,那就是云集儒门众人的力量,将大家所参悟的灵韵融合到一起,依靠众生之意念人为创造一门大道。

然而,五十大道乃是三大天道衍生而出,是得到了天地认可的大道。

无论是儒家,还是农家、兵家、道家、法家等,都始终无法得到天地认可,将自家学派的核心凝结为真正的大道。

不过,其中的儒家虽然没能创造出儒之大道,却意外地凝聚出了浩然长河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