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:我有一座军火库 > 第七百五十章 春闱(七)

第七百五十章 春闱(七)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当然,关于这个问题,不仅是内阁,包括在枢密院内,朱由棷也与大臣们多次探讨过。

朱由棷并不否定那些文化和国家的存在,正如那些大明南部的国家,虽然他们很弱小,但他们都是大明的藩属国,也认同大明的文化,这样的国家,自然可以和大明,相处得很融洽。

类似于原本的倭省,这样的国家,大明则是采用征服的办法,而八旗,这样的存在,则是必须毁灭的存在,朱由棷所想的“标准答案”中,则是至少要包括这三种情况的存在。

......

殿试一般在春闱会试后的一个月后举行,不过,朱由棷为了尽快完成对人才的选拔,也将这次的殿试提前进行,士子们在榜单公布后的一周内,便收到了殿试的通知。

殿试,是由武则天首创,不过唐朝的殿试具有随意性,并没有制度化,而殿试的制度化,则是源自于宋朝初期的一次科举。

公元九百七十三年,科举结束后,一位考生对录取结果不满,在重击皇宫外的登闻鼓后,得到了赵匡胤的重视,赵匡胤也对士子们进行了殿试重考。

结果,原本录取的三十六名士子,有十人落选,而落选的士子中,却有大部分上榜,这才赵匡胤对殿试重视起来,也让殿试制度成为了惯例。

而明朝的殿试,则又有不同,殿试并不是简单的考试,而是策问。

由皇帝提出问题,让士子们进行作答,其中最优秀的十份考卷,会提交到皇帝面前,再由皇帝选出其中的前三名。

朱由棷自然也明白殿试的意义,“天子门生”四个字,不仅意味着这些士子们的身份,也让他们对皇帝更加的忠心。

不过,出于第一次殿试的考虑,朱由棷也没有偷懒,而是准备将一百多人的试卷,都浏览一遍。

......

当士子们聚集到保和殿前,落座后,朱由棷也将殿试的考题公布了出去,这是朱由棷在参考了陈子龙和黄宗羲的情况后,出的一道策问,询问这些士子们,如何应对大明以外的,这些文明和其他国家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