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:我有一座军火库 > 第八百九十八章 练兵场(三)

第八百九十八章 练兵场(三)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刘静轩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,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他感叹道:“这样的话,刚刚开始盈余的内阁财政,估计又要赤字了。”

“刘阁老不必担心。”

朱由棷也劝慰道:“如今内阁支出最大的便是,投资科学院的项目,但这些项目也必定会盈利的,而且这些士兵,目前还在服役期。”

“在他们退役之前,这些项目也应该有了收获,只要按照如今的情况来,必然能够支持的起,这些退役士兵的后续保障问题。”

听了朱由棷的话,刘静轩也释然了,虽然他对军事并没有太过了解,但只要在财政上能够达到要求,让这些为大明付出血汗的士兵们,生活的更好些,他也不会反对。

“士兵们实在太苦了。”

听了朱由棷的话,林三虎也深有感触道:“他们在军队里服役,牺牲了大好的青春,却错过了最好的年华,不仅如此,退役之后,也可能娶不到媳妇儿,若是恢复了军户制度之后,这种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。”

明朝以往的参军,可不仅仅是当士兵,在军队里训练,参与战斗,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负责屯田的士兵,他们不仅需要将军屯田粮食全部上交,自己的余田也需要上交三成。

当然,明初时期,至少在正统六年之前,军户的待遇还是可以勉强维持的,在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,三位剥夺地方卫所军屯籽粮储备仓的使用权和监管权之前,军户的粮饷都是由地方卫所支付。

而在这之后,卫所就从自给自足,变成向六部讨饭的了,军户甚至吃不饱饭,地位甚至不如普通民户口,这样的情况下,这些军户的待遇也是越来越差,甚至后世有过“明军不满饷,满饷不可敌”的说法。

“我这边没有疑问了。”

刘静轩也继续说道:“各位大人,剩下的就由你们来讨论吧,你们觉得为了保证这些士兵的生活,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,我们内阁这边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肯定会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。”

听到陛下和刘静轩,都给予了肯定的说法,众人都开始了讨论,当然讨论的主导者,还是以林三虎为主,毕竟他处于最前线,也最了解士兵的需求。

“其实这个问题,我也思考过很久。”

林三虎长叹一声,出言道:“即使是最优秀的士兵,返回民间后,也会很难生存,军队里掌握的技术,对他们生活上的帮助并不大。”

当然,这种说法的来源,来自于“北京保卫战”,正统十四年,瓦剌攻打京城,于谦主持北京保卫战,让所有士兵,从通州粮仓经过,有了充足的粮饷后,很轻松地打赢了这场战斗。

“朕自然知道这种情况。”

朱由棷也出言道:“所以,在不强制兵役的情况下,想要保证大明的百姓依然愿意当兵,只有提高士兵的待遇,不仅仅是军饷的问题,对于士兵退役后的安排,朝廷也要做好。”

朱由棷自然知道,后世有着完毕的士兵退役后的善后措施,但他也想看看枢密院的这些官员,以及林三虎这位军人出身的封疆大吏,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。

“陛下您是说,军人退役之后,朝廷还要继续对,这些退伍士兵负责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