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靖难攻略 > 第246章 三方拉拢

第246章 三方拉拢(第2 / 8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李景隆……”

朱高煦脑中闪过李景隆的面孔,眉头缓缓皱起。

他对靖难之役中李景隆的操作其实记得不多,为数不多记得的就是他不让瞿能攻城是讹传,以及他几次差点利用南军步兵机动性大面积迂回包抄朱棣,还有在北平之战遭遇朱棣时,能够指挥二十万人徐徐撤退,致使燕军连一个南军指挥使级别的斩获都没有。

前面的所有他都可以忽略,但唯独最后一条他无法忽略。

他是亲自带过四万大军的,结果是铁岭之战他差点中了吴高的诈败之计,而原因便是他麾下大军无法进行兵团作战。

“殿下,我们还去锦州吗?”

亲卫百户官见自家殿下看完捷报,当即上前询问。

“不用去了。”朱高煦摇摇头,目光平静,思绪却在飞转。

眼下南军遭受重创,即便派遣得力将领,也起码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将真定那六七万人重新整训一遍。

而且按照历史上齐泰,黄子澄等人的思路,恐怕现在已经在复起洪武朝的老将,并且调动了整个南方的兵马。

往大了说,是四万大军磨合时间太短,往小了说,这是他本人准备不够。

如果不是他眼光还算毒辣,看穿吴高诡计,那惨败的就是他自己了。

正面指挥四万大军尚且如此困难,更别提撤退,并且是组织二十万大军撤退了。

古往今来,但凡将领指挥超过十万大军撤退而从容不迫撤退成功的,都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,因为有太多因为兵马太多而将撤退弄成大溃败的事件。

有组织的撤退都如此,更别提李景隆是在与燕军骑兵对峙阶段才组织的撤退,并且还撤退成功了。

自己要等的机会,应该很快就来了,唯一的问题就是辽东水师的将领从何处寻觅……

时局已经不同,自己更不是当初那个只能带四五千人小打小闹的渤海郡王了。

历史上朱允炆在耿炳文战败阵没后之所以催促李景隆冬季北上,原因是要及时解决朱棣,为大宁运送粮草,以防大军缺衣少食,投靠朱棣。

可眼下,没有了大宁和辽东这两处纯投入的地方,尽管从军事来看,无法继续做到对燕军四面包围,但从经济来看却是大大的好事。

朝廷挣脱了大宁与辽东这两个每年纯投入近二百万石的都司衙门,便可以省下许多人力物力来着手解决朱棣,并且对于解决朱棣的办法也只剩下了一种,那就是稳扎稳打,徐徐推进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