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靖难攻略 > 第278章 永乐新政

第278章 永乐新政(第2 / 8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宝钞的价格好不容易被爷爷稳住,这下又被建文败坏,如今只能我们父子为他擦屁股了。”

“金银存入朝廷,不过今年继续实施以钞抵税,并且是在整个江南一京二省实施。”

朱高煦要继续以钞抵税惠利江南,不过这次他惠利的可不是乡绅了,更多的是百姓。

朱允炆的滥发宝钞致使宝钞价格走低,百姓对宝钞没了信任,因此朱高煦得来一次大规模的宝钞回收。

“那得浪费多少钱粮?”朱棣咋舌,他不敢想一京二省以钞抵税会花多少钱粮。

他低下头,不等朱棣反驳就念叨道:“查抄四万七千六百三十三户,共抄粮二百七十六万一千四百石,钱三百七十九万八千余贯,金两万四千三百二十七两,银五十六万四千二百三十一两六钱,钞二百一十五万六千四百贯,各类宅院古董字画和古籍价值难以估计,起码不下三百万贯。”

“此外,还抄得田一千二百七十九万六千四百二十四亩三分。”

说罢,朱高煦合上了文册,将它放在了朱棣的桌上,同时扫视了一眼瞪大眼睛的朱棣。

“这么多东西?!”朱棣抢起文册翻阅,他没想到这群道貌岸然的老蛮子居然有这么多好东西。

朱高煦听后倒也没说什么,只是开口道:“这些耕田,在北方的可以划给武官们,在南方的则是可以交给真正的百姓来耕种。”

对此朱高煦轻笑一声,随后开口道:“我算过,如果以一石粮食一贯钞回收,那便能一举回收七百万贯。”

朱棣已经下旨对天下赋税蠲免一半,也就是说今年包括军屯在内,朝廷的收入不会超过两千五百万石。

现在朱高煦再利用以钞抵税回收七百万贯宝钞,虽然百姓肯定吃了亏,但起码能回本一点,而朝廷也可以借此稳定提升宝钞价格。

老朱发出去的宝钞太多了,可以说透支了大明宝钞的信誉。

“只是这一次查抄,便查出了隐匿的二百余万亩耕地,朝廷的赋税又涨了四十万石。”

“这些老蛮子,着实可恨!”朱棣红着眼看着那文册内容,眼睛都快瞪出来了。

天知道他以前过得有多穷,即便带着二十几万大军备边,手里也只有不到二百万石粮食。

可这群文官武官的家底,哪怕刨除田地和字画鼓动,单算金银铜钱和粮食,都够他带着二十几万大军,去漠北浪个四五回了。

“这些钱粮你们准备怎么花?”朱棣看向朱高煦,朱高煦却双手一摊:“自然要钱生钱,不过在钱生钱之前还得收拾建文留下的烂摊子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