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靖难攻略 > 第302章 替父教子

第302章 替父教子(第2 / 10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正因如此,他才有时间将精力放在了科举上。

“江西与浙江不出意外还是科举学子最多者,我江东六府虽然富裕非凡,可论起学子数量却是不如他们。”

“正因如此,我等必须好好关注才行。”

李至刚说罢举杯:“劳烦各位了……”

“尚书言重了。”众人纷纷举杯回应,口中谦虚。

“借着科举,刚好可以让其子弟中举来将他们从云南军户的身份解救出来,并且还能占据不少官位。”

相比较解缙的自视甚高,身为礼部尚书的李至刚反倒十分圆滑,对内处处不得罪,语气也是商量着来。

他这样的语气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感觉,但他礼部尚书的官职却让人不敢轻视。

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”

尽管吏部才是实权最重的衙门,但在明初的礼部也并不落后,毕竟自胡惟庸案发后,兵部直属于皇帝,仅有调兵权,无统兵权,兵权尽归于皇帝之手。

他们所讨论的事情,也是如今京城不少达官显贵讨论的问题。

自宋以来,不管是后续的元,还是如今的大明都严苛海禁,为的就是阻止民间走私贸易,试图官营垄断。

宋朝是成功了一段时间,可随着吏治腐败而逐渐下滑,元代更是因为约束地方不力而走私频繁,不仅大量手工技术流出,许多铜钱也随着贸易流出。

等朱元璋接手天下的时候才发现,此时的大明是真正的百废待兴。

地方都司卫所虽说听命于兵部,却隶属于五军都督府,而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,无调兵权。

如此一来,六部之中的礼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
李至刚能坐稳这个位置,其能力也是十分出众的。

站在他个人角度,下西洋这件事是扩大礼部影响力的好事,可沿海商帮却一直不支持,这让他左右为难。

现在朝廷让了一步,给了沿海商帮洗白的机会,这倒是让他舒坦了不少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