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靖难攻略 > 第373章 好事不断

第373章 好事不断(第2 / 8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二府有百姓近三百万口,耕地一千四百万亩,同时也是亩产极高的地方,平均每亩二石。

“九百万亩……”

九百万亩看似不多,可九百万亩土地都增产百斤,这就是六百万石粮食了。

“试验田数据来说,将化肥放在江南,能取得最大的利益,因为土化肥的产量十分有限。”

要动苏松二府,就等同在动庙堂之上大部分人的蛋糕。

朱高煦作揖躬身,朱棣闻言略皱眉头:“俺……”

“既然如此,那便没有什么问题。”

他沉吟半天没说出一句,末了看了看朱高煦后才道:“俺帮你说服他们,同时会让纪纲和陈瑛帮你的。”

朱高煦口中的吨他也知道是什么单位,一吨为一千斤,一千斤土化肥能照顾二十亩地。

听到朱高煦要将苏松二府拿来做土化肥示范区,朱棣话里有话的提醒起了他。

朱棣可不是不知民的天子,他很清楚许多江南百姓根本用不起农家肥,因此对于富户来说,土化肥的出现顶多就是增产四十斤,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增产百斤。

凡是朝中说得上名字的官员勋臣,几乎没有一個人是不在苏松二府购置田地、宅院的。

作为江东六府中除应天府外最繁荣的两个府,苏松二府在拥有大明4%人口的同时,还掌握着大明10%的田赋,因此它们不仅有繁荣的经济,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。

“渤海出身的人,儿臣能说服。”

一来这二府的水患已经被治理大半,二来则是这里距离南洋、长江、运河都足够近,三来则是这里的粮食亩产高,耕地足够广袤。

二府的问题在于,耕地数量没有问题,但耕地质量问题很大,户口划分问题更大。

“按照每亩撒五十斤来看,顶多能顾及九百万亩。”

他的话说完,整个武英殿安静了不少,朱棣原本看向土化肥的目光,从一开始听到是鸟粪的嫌弃,再到后来听到每亩增产百斤的重视。

“这东西,给军屯田用如何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