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武侠仙侠 >山河血 > 252.第252章 暂厝之地秘会商

252.第252章 暂厝之地秘会商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作为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的何应钦道出他所得到的情报,这一情报是英国领事馆提供的,无疑是告诉他们,现在是谈判结束问题的最好时机。

“如果,再打下去,军分会这边还需要什么?”

又一次,刚刚抵达北平的杨永泰出声问道。

“至少十个师!”

没有一丝犹豫,黄绍弘直截了当的道出了华北所需要的兵力。

民国十四年3月12日,被国民政府称之为“国父”的孙中山先生在当时尚称为“北京”的北平与世长辞。在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之后,中山先生的灵柩于4月2日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。民国十八年5月,南京中山陵落成。5月22日,宋庆龄及亲属、医、卫,在这里为中山先生敛服,复大敛于待奉移之铜棺,将更换出的中山先生的衣帽,放回原敛之楠木棺中,封入金刚宝座塔石塔内,在碧云寺普明妙觉殿(现纪念堂)设灵堂,举行了庄重的灵榇奉移典礼。5月26日移灵南下,6月1日,中山先生的遗体于南京中山陵奉安礼成。

而为纪念中山先生遗体暂厝之地,时“南京国民政府”在普明妙觉殿立“总理纪念堂”,在金刚宝座塔石券门石塔立“总理衣冠冢”,自此之后,几乎每一任华北地区高级官员,尤其是中央籍官员抵达北平后,往往都会首先拜谒孙中山衣冠冢,可以说,在某种程度上,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,在某种程度上,等同于北平的中山陵,而主义信徒于此则拜谒,一来表示信仰,二则为慰藉总理在天之灵,三则期许总理在天之灵庇佑。

又一次,碧云寺迎来了大队的卫兵和数以百计的北平政要,在北平政整会举行了例行的会议后,根据之前的安排,政整会全体人员与4月3日前往西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,仪式一如既往的庄严肃穆,在整个仪式举行的过程中,几乎听不到呼吸声,似乎在这一瞬间,所有人都成为了忠实的信徒、忠诚的革命同志。

“望总理在天之灵,保佑华北局势转安,佑我中华万里河山……”

念着谒词时黄郛的神情显得很是肃穆,此时,他的内心不可不谓之激荡,就在一个小时前,关东军方面派出的代表,主动发出了“谈判”的信号,这不仅仅意味着中日通过谈判结束华北冲突的机会已经出现,更为重要的是,这一次是日本主动求和。

“如果日军再增援几个师团的话,他们每增加一个师团,我们就要投入五至六个师,如此才能保证稳定目前的态势!”

在过去的两天间,他一直苦苦的忍耐着,等待着合适的时机,现在机会已现,且是日本主动要求谈判,前线的战局亦极为顺利,希望……谈判结果尚和人意,尚可告慰总理在天之灵吧!

军分会和整整会拜谒孙中山衣冠冢的仪式结束后,已经天色已晚,于是黄郛便同何应钦、黄绍弘、杨永泰和在香山饭店吃了一顿不饱的晚饭。

说是晚饭,实际上没有什么人有心情吃晚饭,在谈判时机未现的时候,众人无不是期待着这一时机的出现,而现在时机已现,反倒是让他们犹豫,甚至难以决断起来。

而此次晚餐,表面上是晚餐,实际上却是这些南京要员们在一起商讨谈判事宜,在这里可以避开耳目,对于地方上的人员来说,他们并没有意愿在香山拜谒后吃这么一顿简单的素斋,他们并不是先生的信徒,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忠诚了,一场不过只是场面上的应付罢了。

“……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来看,武腾信义突然的让步,固然与第六师团随时都有覆灭可能有关,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,苏俄从欧洲地区调到了大约三个师的兵力前至滨海一带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