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奋斗在盛唐 > 第039章 新官上任记

第039章 新官上任记(第1 / 6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再有如今的崔氏酒坊进献木兰春酒,被封了御酒,博了天下第九的名头。

清远本地人要想不认识崔耕,恐怕是难于登天啊!

如今这崔二郎更是了不得,居然凭着一介商贾之身,小小酒坊子弟却能堂而皇之地步入仕途,出任判六曹,负责缉盗防匪,主管一县治安的九品县尉。

这是多大的造化?

坊间百姓哪个不晓得,若要当上官,便要金榜题名中进士。每逢科举,清源县前仆后继去科考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,不下百人,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,哪个不是天上下来的文曲星?但真正能雁塔题名骑马夸街的读书人又有多少?

翌日天刚蒙蒙亮,便有衙役在城中开始敲锣打鼓地巡街,并于各坊坊口处,张贴起红榜告示。

红榜上写着,此番崔氏酒坊进献御酒有功,特进封木兰春酒为大唐第九御酒。清源县自此,升格为上县,并减免朝廷正供两年,以示仁治天下。

所谓朝廷正供,指得便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,专指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,亦称田税,并不包括针对商贾所征收的重税。

一时间,以耕种为生的清源百姓笑逐颜开,人人传唱,称颂天子贤明,朝廷仁政。尤其是那些靠着租赁田地给佃户耕种的大户人家,能省下两年不用交田赋,无异于天上掉馅饼,白捡了足大的便宜。

当然,红榜告示中自然少不了清源升为上县之后,县衙的一系列人事调动。

几乎没有!

可想而知,崔二郎这是夺了多大的造化,积了多大的福报,居然以一介商贾之身出仕,成了清源县堂堂的九品朝廷命官!

一时间,坊间众说纷纭,茶坊酒肆、街头巷尾,坊里坊外,无不议论着崔耕此人。

对于新任县丞陈子昂,清源的百姓、商贾和士绅倒是不大在意,毕竟陈子昂是外地来的官员,换个县丞对普通人而言没什么两样。衙门还是那个衙门,县衙大门还是坐南朝北开着,没有区别。

倒是对于新任县尉的人选,在清源坊间不禁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
要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人问清源县令姓甚名谁,兴许有不知道的。但若是要问崔耕崔二郎,何许人也?怕是六岁稚童也能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。

现如今的崔家二郎崔耕,在清源县中可不是一般的有名。

先有童谣传唱仙家酒,再有崔二郎醉仙楼美酒会群商,木兰春酒畅销清源县,有价无市,一杯难求!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