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奋斗在盛唐 > 第363章 护身有双杰

第363章 护身有双杰(第1 / 5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此柱高达十丈,柱身八面,每面五尺,上面刻满了为武则天歌功颂德的文字。柱顶上铸有一个腾云状的承露盘,盘上有四个龙人站立,共捧一个径约一丈的铜火珠。

崔耕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“大周万国颂德天枢”,或者简称为“天枢”。

饶是他两世为人,见到如此宏伟而壮丽的艺术品,都不得一阵阵出神,下意识地念出了两句诗来:“仙盘正下露,高柱欲承天。山类丛云起,珠疑大火悬。”

“啧啧,崔长史还真是好兴致,这个时候居然还做诗?真是不知死活啊!”

来俊臣听罢,不要阴阴地一笑,道:“前面就是皇城,你就别赖在这辆特制的‘囚车’上了,赶紧给本官下来吧!”

昔日的洛阳,大唐的东都。

如今的洛阳,大周的帝都。

几十年前,也就是显庆二年(公元657年),李治下诏,置洛阳为东都。从那以后,大唐就有两个国都,东为洛阳,西为长安,并称为东西二京。

二十多年后的光宅元年,武则天为皇太后,下诏改东都为神都。从那以后,洛阳的政治地位就开始逐渐超越长安。

到了今年,也就是万岁通天元年,洛阳已经成为了大周唯一的国都,武则天乃至朝廷文武百官都在这里办公。

“哈哈,来少卿果然一肚子草包,不学无术之名,果然名副其实啊!这诗乃是当朝成均馆祭酒李峤大人所作,本官只是吟诵一番而已。还作诗,做你妹的诗啊!”

说着话,崔耕已经下了马车。

来俊臣又被当众奚落嘲讽了,气得生吞活咽崔耕的心都有了。

崔耕问道:“现在咱们该去哪?”

……

……

万岁通天元年,八月十七,来俊臣和崔耕一行,进了洛阳城。

他们从定鼎门而入,沿着官道一路向北,经过星津桥、天津桥和黄道桥,来到了皇城端门外。

这是一个方圆数百丈的巨大广场,广场正中,一根铜柱高高~耸立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