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奋斗在盛唐 > 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

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哈哈哈!

他接连大笑几声,稳住心神,道“崔得杨,好口才,好算计!今日之事,却是让本王子想起一个典故。”

“什么典故?”

“东汉末年群雄逐鹿,曹操一统北方,打败刘备,虎视东吴。诸葛亮过江东,劝说东吴抗曹,众将莫衷一是,孙权也犹豫不决。关键时刻,诸葛亮问孙权,你可知曹操八十万大军所为何来?孙权说,难道不是为了东吴土地。诸葛亮摇头道,非也,非也,乃是为了两位美人。有《铜雀台赋》为证:“揽二乔于东南兮,乐朝夕之与共”。孙权听了大怒,这才决意抗曹。崔得杨你今日之举,大有诸葛孔明之风啊!”

崔耕道:“曹操的本意是“二桥”,却被诸葛亮曲解为“二乔”。二乔乃孙权和周瑜的老婆,孙权和周瑜不堪忍受夺妻之辱,才同意联刘抗曹。您是说……我崔得杨今日,故意将阁罗凤王子的诗作曲解了,挑拨您和国主的关系。”

历史记载中,阁罗凤乃是南诏的一代雄主,按说受了再大的打击,都不应如此失态。

但是,没办法,崔耕这个指责,实在是太恶毒了。

本来“南人上来歌一曲,北人听罢可动情”,说得是阁罗凤对玉怜香。

但崔耕这么一解释,“南人”者,施浪诏的遗南公主是也。这不比南诏的南字儿,看起来合理得多?

完全可以解释成,这首诗是遗南公主给阁罗凤的。而阁罗凤得了这首诗后,今日又借花献佛,送给了玉怜香公主!所以,阁罗凤才仓促之间写出了一首长诗,所以才有那么多与时令不符的“春水”二字!

“正是如此,你还有何说?”

崔耕耸了耸肩,道“还是那句话,是非定有公论。到底您是不是那个意思,我说了不算,大家说了才算。”

说着话,他又看向四周的贵人道:“大伙说,阁罗凤王子,是不是清白的啊?”

“是清白的,比小葱豆腐还清白!”

换言之,阁罗凤和皮逻阁的老婆有私情!

一首诗当然不算什么实锤证据,但这种事儿完全是越描越黑,阁罗凤想跟皮逻阁解释,都没法开口了。

什么南诏吞并蒙崔诏的大计啊?什么戴不戴绿帽子啊?阁罗凤现在已经完全顾不上了。

他明白,今日之事处理的稍一不慎,自己就不仅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,而且会失了王子之位,丢了性命!

好个阁罗凤,毕竟是青史留名之人。当此危急之际,陡然间情急智生!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