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奋斗在盛唐 > 第1397章 孤军成伏兵

第1397章 孤军成伏兵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稍一不慎,就是败亡之局。

如果崔耕是大唐正常的将领倒是好了,援军源源不断而来,契丹没有半点可乘之机。

然而现在,别说李隆基不愿意派援军了,有援军崔耕也不敢要啊。谁知道那帮子援军是敌是友,崔耕还得派一部分兵力,监视他们。

无奈之下,崔耕传下命令,让岭南道速派援军三万。另另一方面,行文给李隆基,让他允许五万剑南道的兵马过境。

如果凑到十三万大军,起码自保是没问题了。

唐幽州城,就在后世的北平。只是占地面积远没有北平那么大,大概只相当于北平一区的样子。

尽管如此,在当世也算数得着的大城之一,南北略长、东西略窄,呈长方形,城墙长达二十四里,城防坚固,各种设施俱全。城内有二十坊一市,百姓数十万,还驻有五万大军。

当初要不是李隆基把幽州的守军抽去了八成左右,仅余一万人。凭契丹人的本事,累死他们也攻不下来。

现在这个难题,转移到了崔耕的头上。

契丹军一触即溃,兵力倒是大部分保留了下来。现在幽州城内的契丹军,达到了十万之众。

当然了,最好的办法,还是让契丹的内争迅速爆发。

围城五日后,崔耕命人将一封书信射进了城内。宣称打仗的事儿可以暂且放一放,自己受大唐天子的命令,要护送固安公主前往奚族赐婚,请李娑固给自己一道公文,准许自己过境。

等契丹军的士气恢复后,崔耕的大军别说强攻幽州城了,就是正面在平地开战,胜率也不过五五之数。

好死不死的是,由于唐军给的压力太大,可突于和李娑固之间的关系趋于缓和,开始一直对外。

所以,崔耕现在的处境前所未有的险恶起来。

可是,如今天下人的目光,都投到了幽州。城内几十万大唐百姓等着崔耕去解救,他总不能围了几天幽州后,就撤军吧?

但是不撤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