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屋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奋斗在盛唐 > 第1708章 鉴真再遇刺

第1708章 鉴真再遇刺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史有所载,圣武天皇去世的那年,先后有一百二十六名僧医参加御诊,其中以鉴真的医术最高,因而受到朝廷的嘉奖。

后来,藤原光明子皇太后患病,鉴真献药大有效验,得赐备前国水田一百町。

扶桑人对于鉴真在扶桑药物学方面发展所起的作用,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称其为“药王”、“扶桑神农”。

直到江户时代,扶桑的药袋上还印有鉴真的头像。

必须说明的是,鉴真取得的这些成就,是在他双目失明的情况下。而现在鉴真的双目完好无损,那他的医术得比普通扶桑名医高明多少倍?

“阿弥陀佛!”

鉴真感到非常为难,他一边宣着佛号一边偷眼看向崔耕。

崔耕道:“弟子以为,天皇陛下所言甚是,在这么多扶桑百姓面前,有人向大师求救,大师若是全然不管,也不是太好。”

鉴真点头道:“好,既然如此,贫僧就为此人整治一番。不过天下哪有不死之人?贫僧也只能尽人事安天命了。”

他这么说,就是为自己留了一条退路,万一治不好,也有话可说。

剪短截说,鉴真带着崔耕等人,越众而出,来到了那个求医之人的面前。

这是一个扶桑的年轻人,大约二十来岁,面色白净,眼神沉稳有力。他一见鉴真就跪倒在地,连连磕头道:“鉴真大师,您快救救我爹啊。他……他快不行了。”

崔耕却对鉴真的信心着实不小。事实上,也没人要求鉴真一定要展示神迹,当场把那个人完全治愈。只要他显示手段,让那个人的境况有所好转,大家就感到心满意足了。

而这点要求,对鉴真来说,应该不算太难。

一来,他在扶桑的名气甚大,哪怕他仅仅为此人赐福,摸摸他的头顶,那人都很可能自感病情大有好转;二来,鉴真是有真本事的,在这个时代,扶桑在医学一道上,和大唐差之深远。

莫看鉴真在大唐不以医术闻名,但到了扶桑,就足堪称扶桑医术第一人了。

这话是有依据的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